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深圳市盐田区人民政府

盐田区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来源:盐田区发展和改革局发布时间:2022-04-26

  一、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1年,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疫情防控各阶段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对广东、深圳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牢牢把握“双区”驱动、“双区”叠加、“双改”示范等重大历史机遇,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持之以恒推进“产业兴盐、创新驱动”,妥善处置“5·21”境外输入关联疫情,推动全区经济稳中提质,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开局良好,较好完成五届人大八次会议确定的各项指标,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如下:

  ——GDP同比(下同)增长11.1%;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2.5%;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8%;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1.8%;

  ——预计进出口总额增长10.0%左右;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4%;

  ——人均可支配收入7.35万元,增长11.1%;

  ——预计万元GDP能耗下降1.0%;

  ——万元GDP水耗下降3.8%;

  ——城镇登记失业率2.5%以内。

  (一)经济发展稳步增长,高质量发展步伐坚实

  统筹推动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谋划创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核心区,推动形成“5+3+1”现代产业体系,经济发展稳中向好。辖区地区生产总值实现760.49亿元,增长11.1%,年均增速居全市前列。港口物流业稳定增长。持续做好疫情防控和港区作业生产双统筹,盐田港区集装箱吞吐量1416.10万标箱,增长6.1%。大力拓展国际航线,新开航线28条,总航线达109条,欧美密度稳居华南首位。国际航行船舶保税加油许可权试点改革率先落地并顺利完成首单加注。依托盐田港建设的深圳市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成功获批,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获2021年度亚洲最佳绿色集装箱码头大奖。盐田国际进境肉类指定监管场地通过海关总署验收,盐田综保区沙头角片区整体退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积极拓展冻品、水果、红酒等进口高附加值业态,大力发展跨境电商、“保税+”等高端业态,新增跨境电商快线14条。工业产值再创历史新高。“保姆式”服务周大福、百泰等龙头企业扩产增效,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94.56亿元,增长42.5%,实现总产值977.47亿元,增长70.1%。其中,黄金珠宝业产值大幅增长80.1%,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达86.2%;高技术产品制造业产值增势良好,实现48.9%增长。金融业运行稳健。大力实施政银企对接,发布金融服务产品汇编,推动金融服务提前介入招商引资、政府投资和城市更新等项目,助推实体经济发展。创新设立广东省首个“企业首贷服务中心”,为150余家企业提供贷款约2.5亿元。辖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贷款余额分别增长7.9%、22.5%。旅游消费市场升级加快。东部华侨城、中英街、小梅沙度假村等核心景区加速蝶变,加快壹海城、奥特莱斯等商圈品质升级,顺利举办第二十届深圳黄金海岸旅游节、创意十二月等品牌活动,推出简单生活节等58项活动,实现“一月一主题,月月都精彩”。实现旅游总收入81.12亿元、增长36.1%,主要景区景点共接待游客826万人次,线下实体消费已全面恢复至2019年水平。营商环境大幅改善构建盐田特色营商环境动态评价指标体系,扎实推进37项重点改革任务。区公共信用信息平台试用,创新推出物流行业“信易贷”服务。建成启用新行政服务大厅,560项服务事项全面实现网上可办,280个区级事项全城通办,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100%,行政许可事项100%“零跑动”。“开办企业一窗通”专区,为2868家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满意率100%。招商稳商工作迈上新台阶。升级全域旅游产业扶持政策,实施招商引资专项行动。组建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的服务企业队伍,推出区领导挂点骨干企业、稳增长“三人小组”、分类精细化服务企业等举措,全力当好服务企业“店小二”,累计解决企业诉求500多条。开展20余场专题招商推介活动,推动深国际、湖南建工、远大智能、鸭嘴兽等重点项目顺利落户。招商大会成功举办,现场集中签约重点项目38个,签约总产值超1300亿元。新登记企业商事主体3303家,其中认缴注册资本1亿元以上的特大型企业24家,市场活力进一步增强。高水平创新资源加速集聚。南开大学深圳研究院盐田新址正式启用,智能技术与机器人系统研究院等首批4个研究机构集聚10余个科研项目落户盐田。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0家、省级工程中心1家、市级工程中心1家,市级以上创新载体增至41个。推动建立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保护辖区重点领域企业知识产权。人才集聚效应不断增强。制定实施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人才工作绩效评估考核办法,不断优化“梧桐人才”政策体系,新引进各类人才589人,其中高层次人才103人。推动成立盐田创新创业人才研究院,举办南开大学“百名人才盐田行”、海洋中心城市建设主题研讨会等活动,拓宽“引才聚才育才”渠道。新开工筹集保障房及人才住房3100套,供应461套,首个安居型商品房正式配售1392套,实现户籍轮候家庭100%有房可选,人才保障力度持续加强。

  (二)重大项目稳步实施,城区建设提质提效

  组建区重点投资项目工作专班,专题调度产业及配套设施、科技创新、公共设施等重点项目,促进固定资产投资全面提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平稳。固定资产投资额突破200亿元,增长9.8%,其中,社会投资完成156.39亿元,增长22.7%。小梅沙一期、盐田港东作业区等重点投资项目开工建设。盐田临港产业带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5.96亿元,完成率115.7%,持续助力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空间大力拓展。国土空间提质增效十大专项行动深入开展,消化处置各类违法建筑21.1万平方米,超额完成市下达任务。三洲田水库一级水源保护区76.2万平方米土地顺利入库,提前完成辖区2021年度土地整备任务。田心工业区规划审批步伐加快,沙保片区、创智核、旧墟镇等重点片区规划方案进一步完善,鸿基仓项目创我市“工改保”从完成土地出让到开工建设新纪录,通过城市更新共释放土地资源10.4公顷。综合交通网络加快构建。轨道交通8号线二期、三期工程稳步推进。沙头角口岸重建、平盐铁路改造、轨道交通18号线及西延、深盐第三通道谋划步伐加快,盐田北综合车场建成,坪盐通道通车,盐港东立交、盐梅路改造工程、盐田港拖车综合服务中心等重大交通工程扎实推进,“内畅外联”交通网络驶入“快车道”。全力推进道路整治三年行动,完成18条道路整治提升,打通断头路2条。开通18条预约定制巴士,整改13座公交候车亭,优化调整68条公交线路,有效解决居民“最后一公里”出行难问题。

  (三)社会事业稳步发展,民生保障网织密扎牢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慎终如始抓细疫情防控,持续加大民生领域投入力度,九大类重点民生领域支出53.84亿元、增长14.0%,十大重点民生实事、425项民生微实事圆满完成。疫情防控精准有效。持续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筑牢“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实屏障,“一问二测三扫码四安置”社区小区卡口防控模式、港口防疫“四件套”等抗疫经验全市乃至全省推广。与时间赛跑、同病毒较量,迅速打赢“5·21”疫情处置硬仗,率先开展“双百行动”,创新实施精准预约进港机制,仅用一个月时间全面恢复盐田港正常运转。社会保障基石有效稳固。区劳动关系公共服务中心运作良好,“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归零。建成“10分钟法律援助服务圈”,提供法律咨询3万余人次。开展残疾人康复治疗服务1.6万人次,发放各类补助、补贴共1000余万元。优化“慈善超市”内容,试点“众益家园”项目,建立三级救助保障体系。科学布局“一中心+多站点”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成“智慧型”智享颐年服务中心,开创养老服务供给“新局面”。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建成,营造儿童保护良好氛围。高水平参加全省“乡村振兴大擂台”比赛,获评全省“十强镇”,被授予全省唯一“湾区都市乡村示范镇”荣誉称号。社区“两委”换届圆满完成,对口帮扶、扶贫协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终期达标率达“两个100%”,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双拥和国防动员工作扎实有效。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全面筑牢校园疫情防控安全网,做好隔离考生考试工作。积极落实“双减”政策,推动义务教育学校“提质减负”。盐港幼儿园等3所公办园建成开办,增加学位1170个,外国语小学综合楼工程等如期竣工,腾挪新增学位768个。高考“三线”上线率稳居全市前列,义务教育均衡指数稳居全省前列。中山纪念学校、乐群小学综合体育馆改扩建完工,海心小学、山海小学加快建设。卫生健康服务水平持续提升。成功创建省级健康促进区,健康促进机关、学校、医院、社区建设100%全覆盖。区人民医院“三甲”创建提速,积极推动市中医院盐田院区落地。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连续两年全市第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加强计生特殊家庭关怀平台建设,苔花驿站成为全市唯一获评“2021年国家计生协暖心家园项目试点”的区级平台。慢性病防治、精神卫生、妇幼保健、婴幼儿照护及老年健康管理服务等工作成效良好。文体事业扎实开展。聚焦建党100周年主题策划推出“风帆百年·文化红船”公共文化主题活动,举办“线上”春晚、婚俗文化展等群众性文化活动3000多场次,惠及超10万人次。探索智慧图书馆“馆企合作”新模式,智慧图书馆服务平台获评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文化馆社会分馆实践获评省级优秀案例。开展“非遗拜大年”“百年鱼灯庆建党百年”等特色活动,打造“考古+旅游”的文物保护利用新样板。海洋体育“一中心三基地”建设持续深入,公共体育场馆持续惠民开放,累计接待市民约15万人次。

  (四)城区品质稳步提升,环境优势持续巩固

  以“工匠精神”抓建设,以“绣花功夫”抓管理,提升城区管理水平,加快实现“一年就变样、两年大变样、三年全变样”。高水平规划引领城区发展。推动“十四五”规划体系落地实施,促进辖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科学规划国土空间布局,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格局加速形成。城区建设提速提质。沙头角梧桐路棚改项目有序推进,小梅沙一期、沙井头村等更新项目动工建设。69公里半山公园带全线贯通,成为东部串联山海的“生态翡翠项链”。绿化品质三年行动计划扎实推进,6.9公里深盐路成为最美风景大道,建成4个城市公园、26个花景节点。“厕所革命”持续深入推进,高品质打造上成路市政公厕,依托半山公园项目,建成一批“造型新颖、主题鲜明”的绿道公厕。环卫管理向现代化转型升级,垃圾减量分类体系持续完善。深化节水举措,建成国家级县域节水型社会。推进大梅沙、盐田港后方陆域西南片区海绵化改造,海绵连片效应进一步扩大。建成特色滨水碧道15.4公里,海滨栈道获评全省第一批五星级碧道。三防与地面坍塌防治扎实开展。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建设全力加速。基础设施、基础平台、基础能力等“三大支撑”扎实推进,突出移动前端,加快打造13大特色智慧应用,政务云、时空云平台、“i盐田”、菜篮子工程、精准就医等一批项目成效初显。平安建设扎实有效。深入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圆满完成庆祝建党100周年等重大节点安保维稳任务,未发生涉政治安全案事件和较大以上群体性事件,路面见警率、群众安全感、公安工作满意度和各街道治安安全指数保持全市领先,成功抵御暴雨和台风灾害。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持续开展,职业病防治、危化品监管以及风险点危险源管控不断强化,未发生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强化食品、药品监管力度,食品药品安全状况绩效考核获全市三连冠。

  (五)生态建设稳步推进,绿色发展成效凸显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先行示范标准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不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打造生态文明建设新高地。生态文明体制机制逐步完善深圳东部湾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通过验收评审,连续8年实现GDP和GEP“双核算、双运行、双提升”。生态文明碳币服务平台注册用户数达16万,累计发放约3.03亿碳币。居民生态环境和健康素养水平达23.9%,处于全国领先水平。河湖长制长效管理示范创建工作有序开展,三级河长累计巡河2912次,协调解决河湖治理保护问题116个。环境质量领跑全市。连续10年获评市生态文明建设和治污保洁工程考核“优秀”,荣获全省首个“城市生态氧吧”。环境空气优良率97.5%,PM2.5日均浓度15.3微克/立方米。饮用水源、地表水、近岸海域等环境要素均优于相应功能区要求,达标率100%,连续十四年无黑臭水体。全区用水全流程100%专业纳管,新项目100%实现开工前水务执法交底。“碳达峰碳中和”加快落实。积极开展能耗双控,推动经济发展和节能降耗协调统一,节能考核连续六年全市领先。大力推广清洁能源应用,盐田港区省级循环化改造试点园区通过验收,盐田综合保税区循环化试点园区建成,盐田国际码头率先开展氢燃料电池拖车长期测试。有序推进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累计建成524个快速充电桩、2268个慢速充电桩。稳步推动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建设,13个建筑项目获得绿色建筑标识。

  (六)改革创新稳步推动,重点领域不断突破

  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12项重点改革项目、14项专项改革项目、29项微改革项目顺利推进。经济领域改革纵深推进。国际船舶保税加油许可试点、区域空间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改革等一批项目成功落地,高质高效完成中央赋予的改革任务。沙头角深港国际旅游消费合作区规划思路不断优化,“一核引领、四区联动”空间架构加快形成,中英街关口第二通道建设全面完成,广泛联系香港各界共谋开发沙头角区域,创新深港法律服务业合作机制,深港合作新引擎建设迈出坚实步伐。社会治理改革有序开展。部级深化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综合配套改革平稳推进,优化形成新时代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盐田新经验”。构建分层递进、衔接配套的多元化纠纷解决体系,独创“全域旅游+法治宣教”模式,打造盐田特色法治宣教品牌。实施防灾减灾示范创建计划,建立健全救灾保障体系,争创全国综合减灾示范区。行政管理改革扎实推进。实施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管理改革,推动政府投资项目建设提速提质提效。全面建立区、街道信访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基本建成四级群众诉求服务平台,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盐田升级版。率先试点重大行政决策一站式公示,设立复议受理窗口,推进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全面落地。依托重大政策跟踪审计、财政审计、国企审计、经责审计“四大平台”,探索构建“1+4+N”审计项目计划编制工作体系。

  总体而言,在疫情防控严峻挑战下,2021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来之不易的成绩,但我们的工作中仍然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一是经济稳增长压力不减。新冠肺炎疫情形势复杂严峻,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的压力仍然较大。二是产业结构亟需优化。产业竞争力整体不强,传统支柱产业升级步伐偏慢,战新产业尚未形成贡献性支撑,“产业兴盐”红利还未充分显现。三是创新发展驱动不足。缺乏高端创新资源和重大创新载体,高技术产品制造业占工业比重偏低,战新产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四是营商环境较国际一流水平还有改善空间,亲商安商稳商氛围不浓,招商引资敏锐性和精准度不高,优质便捷贴心的“店小二”服务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五是城市更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还需提速增效,优质医疗、教育、文体等公共服务还需改进,民生事业与满足老百姓“获得感”存在一定差距。

  二、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深圳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的建设,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努力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先行示范者,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按照中央、省、市和区委的决策部署和工作安排,充分发挥“双区”驱动、“双区”叠加、“双改”示范效应,继续做好“六稳”、“六保”任务,坚定不移深化产业兴盐、创新驱动,深入开展重大任务、重点工作攻坚年行动,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核心区和沙头角深港国际旅游消费合作区,加快高质量全面建成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滨海城区,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二)主要目标

  根据上述总体要求,综合考虑当前发展环境和我区实际,提出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如下:

  ——GDP增长7.0%;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5%;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0%;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0.0%;

  ——进出口总额实现正增长;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0%以上;

  ——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万元GDP能耗下降3.3%;

  ——万元GDP水耗下降4.0%;

  ——城镇登记失业率3.5%以内。

  三、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任务

  (一)加快提升海洋经济发展能级,增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核心区影响力

  以打造千亿级海洋经济产业集群为目标,统筹推进盐田临港产业带综合开发建设,加快打造以盐田港为核心的港口经济带,2022年,力争实现海洋经济产值达650亿元,集装箱吞吐量1450万标箱以上,水水中转和海铁联运占比稳步提高。一是强化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盐田港东作业区集装箱码头工程,加快推进盐田港航道拓宽工程,积极探索开展锚地供油业务。完善集疏运体系,建成盐港东立交,完成拖车综合服务中心主体工程,开工建设盐龙大道南段。开工平盐铁路复线改造,协调加快黎光等内陆港建设,开通东莞-盐田等组合港,不断拓展港口经济腹地。二是提升临港产业能级。统筹盐田综保区一期改造升级和二期封关运作,创新发展保税研发、保税租赁、再制造业等“保税+”高端业态。谋划海洋科技创新城,积极引进大型跨境电商平台、企业,实现跨境电商“9610”和“1210”模式全链条通路,跨境电商交易额力争增长20.0%。做大做强保税燃油加注,推动保税LNG加注全面落地,打造国际船舶燃料加注中心。加快推动国际海洋开发银行落地,争取承办海博会,探索建设海洋资源交易中心、国际海事研究院等平台。三是深化对外开放与协同发展。探索建设深港组合港,创新深港港口快速通关模式,优化粤港分界线引航服务。加大水水中转扶持力度,做大做强国际中转业务。全力开拓航线网络,大力推广组合港模式,拓展内贸驳船航线,增加亚洲航线密度,开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新航线。四是大力推动滨海旅游发展。完善滨海旅游设施,启动航运博物馆规划,实质推进东部华侨城、中英街等景区升级,推动滨海体育“一中心三基地”建设,提速建设小梅沙海洋馆、美高梅酒店等高端文旅项目。培育特色旅游产品,办好第二十一届黄金海岸旅游节、“3·18警示日”,持续推出“沙头角鱼灯节”“盐田疍家文化节”等非遗节日,高级别举办“海洋文化论坛”等活动,推动大梅沙水上运动中心申报A级景区、中英街申报深圳第二批特色文化街区。2022年,旅游总收入力争增长20.0%以上。

  (二)积极对接香港北部都会区发展,提速建设沙头角深港国际旅游消费合作区

  主动融入深港深度合作大局,以沙头角跨境免税消费核为重点,联动盐田港、海鲜街、梅沙、东部华侨城等四个片区,打造深港深度合作国家级战略平台。一是加速“两街”华丽蝶变。加快推动中英街、海鲜街升级,让市民游客感受最生动的港式风情景观、最便捷的免税购物体验、最纯正的深港美食之旅。启动中英街深港旅游消费合作区建设项目,改造古塔公园、中英街主街、桥头街等,打造功能复合的活力城市会客厅。实施中英街商贸业态升级方案,建设跨境电商产业园、直播基地,探索“免税+跨境电商”集成监管模式。全力争取“中英街管理模式改革试点”纳入综合授权事项清单,转变中英街功能定位,放宽免税购物限额,延长中英街通关时长。加速旧墟镇更新进度,引入全球海鲜交易市场、全球顶级七星级度假酒店,谋划串联避风塘、烟墩山等高品质滨海步道,打造世界一流的海鲜美食打卡地。二是同频共振推动“一核四区”发展。系统推进中英街、沙头角口岸、田心工业区等项目建设,探索通过封闭连廊实现中英街功能延伸,明确沙头角口岸重建路径,完成田心工业区规划审批和主体公选。一体推进大小梅沙城市更新,优化大梅沙景观。推进东部华侨城功能升级,规划建设山海艺术中心、国内首个山海夜游IP等品牌项目。开发特色旅游产品,重点推出港口工业游、黄金珠宝创意工业游、“湾区看盐田”海上游等旅游项目,精心打造2-3个工业游拳头产品。三是强化深港深度融合。推动“海洋-海岛-海岸”旅游立体开发,保护性发展洲仔岛,谋划联通盐田-大鹏-惠州-深汕特别合作区及临近香港岛屿的旅游线路。强化机制和政策创新,探索开展境外游客购物退税政策创新试点,谋划推进跨境保险等先导项目,推动中英街旅游消费综合服务平台建设,积极争取试行深港居民便利化社会就业、青年创业、公共医疗、文化教育等政策措施,打造高品质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以“守望相助”“佳人有约”“乐融”等为媒介,促进深港两地情感和文化共识。

  (三)坚持产业兴盐、创新驱动不动摇,加速构建高质量现代产业体系

  加快东部滨海先进制造业园区建设,锚定重点产业,修订完善专项产业扶持政策,推动传统优势产业稳链增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构建以现代时尚、数字创意、生命健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体、未来产业加速培育的现代产业体系。一是促进现代时尚产业大步向前。落实黄金珠宝全产业链发展五年行动计划,积极引入优秀珠宝品牌总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实施技术改造,推动金合金、黄金基复合材料、3D打印金合金金属粉末等新型材料制备技术应用。培育时尚消费新模式,推动传统黄金珠宝购物与直播带货等数字贸易消费、源头定制等高端新型消费融合发展。2022年,力争现代时尚产业产值达到850亿元。二是大力发展数字创意产业。探索建设国际文化艺术品保税服务及交易中心,打造集艺术品仓储物流、展览展示、拍卖洽购等功能于一身的综合服务体。依托南开大学深圳研究院等优势平台,培育壮大机器视觉、智能装备等前沿产业。2022年,力争数字创意产业产值突破40亿元。三是加快生命健康产业集聚发展。支持华大基因中心项目建设,发挥华大基因、东部华侨城等龙头企业优势,探索开展高端健康体检、医美康养等新业态,推动产业创新集聚发展,打造高端医疗器械、大健康等生命健康细分领域产业集聚高地。2022年,力争生命健康产业产值突破55亿元。四是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充分发挥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平台带动作用,引进培育及孵化一批合成生物优质企业。导入细胞与基因领域研究机构项目,培育壮大细胞与基因领域科技企业,打造细胞和基因技术应用示范区和产业发展集聚区。对接引进深地深海领域创新平台,为深圳发展深地深海产业积极探索、先行先试。

  (四)用心用情用力做好企业服务,努力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创新企业服务方式,坚持招大商招优商招好商,用心用情当好服务企业“店小二”,推动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的发展格局。一是全力以赴招大商招优商招好商。树立“人人都是招商员”的理念,落实招商引资有关工作方案,修订招商引资促进办法。实施重点产业链、重点载体和重点区域招商专项行动,以沙头角口岸、田心工业区、原沙保片区等“六大引擎”为载体,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系列活动。2022年,力争落地百亿级企业2家以上。二是加快培育壮大市场主体。落实全市加快培育壮大市场主体行动方案,实施企业培育“小升规”“规升大”“上市企业倍增”三大行动。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支持头部企业牵头设立创新联合体,参与和承担重大科技专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完善“梧桐人才”政策体系,充分发挥深圳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盐田分窗口作用,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环境。2022年,力争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00家以上,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100家以上,新增一批市级以上创新平台,让更多“小树苗”成长为“参天大树”。三是当好企业服务金牌“店小二”。坚持新增用地一律用于产业发展的理念,通过精准供地、“联合上楼”、定向租售等模式,用最优质的空间匹配最优秀的企业。完善产业扶持措施,制定出台联合总部政策、专业化产业园区政策及创新型产业用房政策。持续落实区领导挂点服务、首席服务员上门服务等措施,为企业开展“保姆式、贴身式”挂点服务。建设企业服务一体化平台,实现企业诉求一网通办、部门协调一体联动、政策宣贯一站集成。

  (五)更加注重城区功能内涵提升,高标准塑造现代精品魅力滨海城区

  树立全球视野、精品意识,坚持规划引领,巴掌大的地方都要绣出花来,绝不留遗憾,更不留败笔。一是推动国土空间提质增效。加快编制国土空间分区规划,构建适配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格局。加速盘活规模成片土地,加快元墩头、沙井头村等项目建设,逐步实现城市空间结构优化、住宅供应增加、公共配套水平与基础支撑能力提升。2022年,新增拆除重建类更新单元计划规模不少于10公顷,通过更新整备完成直接供应用地规模7公顷,消化处理各类违法建筑9.8万平米以上,继续保持违法建筑“零增长、减存量”。二是提高基础设施供给水平。加快轨道交通8号线二期、三期建设,推动18号线延伸至沙头角口岸并纳入市第五期轨道规划、16号线二期延伸至盐田。高标准推进道路整治三年行动,基本完成盐梅路改造,实施沙深路、沙盐路等10条道路整治,开工建设盐坝高速市政化改造工程(盐田段)、盐龙大道南段工程。夯实城区供水保障,推动东部供水盐田支线正式供水,启动建设沙头角水厂第二水源工程,完成S360大梅沙天琴湾段污水管网建设,尽快实现小梅沙污水外输。完成大梅沙和盐田后方陆域西南片区海绵化改造,培育更多海绵典范项目。推进居民用户和非居民“瓶改管”工作,实现“清瓶”。优化调整常规公交线路,新建公交停靠站2座,标准化改造简易站台2座,扩容改造列车化站点1座。三是加快打造世界级山海花城。紧盯“一年就变样,两年大变样,三年全变样”目标,全力推进绿化品质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优化完善半山公园带,建设恩上驿站和云海广场驿站,全力推进海景公园、恩上湿地公园、三洲塘片区樱花林景观工程,建成门户景观2处、美丽街区4处、公园8座、花景大道8公里、花景节点12个,启动建设岸线景观1处、山海通廊1条。结合城区品质提升、城市更新、公园改造等,建成10公里特色滨水碧道。谋划建设联通东部华侨城和大小梅沙云端漫步、临山观海的空中“蓝桥”。四是织密城区安全“防护网”持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深化重点领域政府决策规则重构、流程再造,确保政府决策合法高效。围绕党的二十大安保主线,全面提升重大风险预测预警能力,深化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重拳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等新兴犯罪,确保刑事治安警情始终保持低位。持续开展危险化学品、食品药品、建筑施工、地面坍塌、消防、交通等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强化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坚决遏制较大以上安全事故。全面摸排辖区重点新增和历史遗留矛盾隐患,确保不发生较大群体性事件。加强防范应对夏季高温和汛期台风、暴雨等极端天气,全力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六)努力扩大优质公共服务供给,全心全意打造民生幸福标杆城区

  聚焦“民生七有”目标,高质量办好十件重点民生实事,用心用情做好民生微实事,持续增加民生投入,将八成以上财政支出投入民生领域,让老百姓日子过得更加稳稳当当、红红火火。一是从严从实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坚持“外严防输入、内严防反弹”总体策略,牢牢守住盐田港、中英街等对外关口,全面落实“一问二测三扫码四安置”等举措,固化“流调核查”工作机制,筑牢疫情严密防控网。加快建设区人民医院发热门诊大楼、区疾控中心标准化实验室,充实防控应急队伍力量。有序推进疫苗“第三针”接种工作,巩固提升疫苗接种成效。二是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坚决兜牢社会救助底线,精准保障特殊困难群体基本生活,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归零。落实“1336”养老服务要求,出台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及运营管理办法。深化部级和谐劳动关系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加快建成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多渠道筹建人才住房、保障性住房,完成市下达任务。全面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继续做好乡村振兴、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双拥、国防动员和妇女儿童工作。推进智慧菜篮子工程建设,让居民群众买得放心、吃得安心。三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严格落实“双减”要求,力争建成教育现代化区域创新试验示范区。保障学位供需平衡,开办田东中学、海心小学、机关幼儿园,建成海心幼儿园,新增义务阶段学位4440个、公办学前学位360个。优化调整招生政策,探索实行大学区制度。做好中、高考工作,确保高考、中考成绩稳中有升。四是切实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加快区人民医院“三甲”创建,强化重点学科和特色专科建设。完成区人民医院医疗综合楼工程建设,加快感染楼项目进度,协调推动市中医院盐田院区落地。深入推动卫生健康资源下沉、服务下沉,努力实现“一社区一社康”“小病在社康能看好,大病在盐田能治好”。全面实施三孩生育政策,促进辖区人口实现长期均衡发展。五是打造文明友好型城区。深化区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促进馆企合作模式制度化、规范化。健全体教融合机制,新增1-2所滨海特色运动项目学校。实施文化惠民“四项工程”,策划推出区“十大文体设施”和“十大节庆活动”,推进沙头角等公共体育场馆拆除重建,举办周末音乐会、群众性体育赛事等群体性活动不少于3000场次。依托69公里半山公园带、19.5公里滨海栈道,串联沿线生态景观、最美绿道、智慧图书馆、文明生活体验馆等文明空间。

  (七)坚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理念,加快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最美生态画卷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勇于先行示范,构建绿色发展新格局,推动生态环境质量率先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让绿色始终成为盐田最鲜明的底色。一是全力争当碳达峰、碳中和先行者。研究出台节能低碳实施方案,推动能源、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减排,以大梅沙片区为重点,着重推动一批近零碳示范项目建设,探索建设碳中和先行示范区。推进盐田码头船舶岸电设施五期工程项目建设,推动港区作业车辆新能源化,推动创建省级循环化改造示范园区。稳步建设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大力推广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加大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以及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推广力度,谋划出台绿色建筑激励政策和扶持机制。完成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目标,继续保持节能考核领先优势。二是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积极申报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推进城市GEP“进规划、进项目、进决策、进考核”,完善“碳币”系统,巩固“碳币”获取、消费、结算良性循环机制,引导公众践行绿色生活方式。三是打造生态环境治理典范城区。深化“天然氧吧”与生物多样性品牌建设,打造海山恩上沐氧仙径等5条生态示范步道。深入实施“深圳蓝”行动,持续推进PM2.5和臭氧污染协同控制,全面落实扬尘污染防治。全面提升河湖长制工作效能,持续优化河湖长制权责体系。全面巩固提升水污染治理成效,创建全国“美丽海湾”。深入推进“厕所革命”,提标改造14座市政公厕,完成一期工程,实施二期工程。大力开展垃圾减量分类,加大工业污染源、废气污染、施工噪声、工地扬尘、餐饮油烟等各类违法行为整治力度,继续保持治污保洁、污染减排、生态文明建设考核领先优势。

  名词解释

  1.港口防疫“四件套”:闭环管理、集中居住、高频次核酸检测、疫苗接种等四种疫情防控措施。

  2.双百行动:全区全员核酸检测和目标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种两个100%覆盖。

  3.“5+3+1”现代产业体系:海洋经济、现代时尚、数字创意、高端医疗器械、大健康等五大战略性新兴展业,合成生物、细胞与基因、深地深海等三大未来产业,与大鹏新区联合建设深圳东部滨海先进制造业园区。

  4.“全域+全季”旅游: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构建全辖区、全季节旅游生态,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理念和模式。

  5.厕所革命:是指对发展中国家的厕所进行改造的一项举措,最早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提出。2015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就“厕所革命”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抓“厕所革命”是提升旅游业品质的务实之举。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就“厕所革命”再次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厕所问题不是小事情,是城乡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要“努力补齐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短板”。

  6.“双控”行动: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控制行动。

  7.民生微实事:深圳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深圳市全面推广实施“民生微实事”专项工作指导意见》,提出办好涉及社区和居民密切相关的“民生微实事”项目。

  8.海洋体育“一中心三基地”:盐田海洋体育(国际)交流中心、海岸赛艇等水上运动国家队训练基地、海洋体育运动产业基地、海洋体育休闲旅游基地。

  9.GEP核算:GEP(GrossEcosystemProduct)即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提出,指生态系统为人类福祉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经济价值总量。自2018年12月开始实施的《盐田区城市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技术规范》,是全国首个城市GEP核算地方标准。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盐田区第一次明确了城市GEP核算指标、核算方法、核算因子、定价方法、数据获取方式等相关内容,为深圳市及其他地区开展城市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提供规范化模板。

  10.碳币:借鉴碳排放交易理念,探索制定碳币体系及实施细则,引入第三方机构进行社会化运营管理,对个人、家庭、小区、学校和企业、机关、社会组织开展的具体生态文明建设行为进行结算,最终实现各主体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良性互动。

  11.跨境电商“9610”“1210”:均为海关监管方式代码,“9610”全称“跨境贸易电子商务”,“1210”全称“保税跨境贸易电子商务”。

  12.沙头角深港国际旅游消费合作区“一核四区”发展架构:以中英街、沙头角口岸、田心工业区等为核心,联动盐田港片区、海鲜街片区、梅沙片区、东部华侨城片区等四个重要片区。

相关稿件: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当前页